北京的五行是怎么回事啊??金水木火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4:43:04
在永定门外有一个燕敦 据说是乾隆爷为了镇住前明的锋火台。镇的是北京的火。其他的五行分布在哪啊?都啥意思呢?

看这
http://www.f-b.cc/hw/j/a/200608/28212.html
http://www.4uplay.com/user1/2/archives/2006/6258.shtml

五行之“金”。谈到北京城五方与五行的联系,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始于明朝初年,明永乐皇帝朱棣“功不可没”。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时为燕王的朱棣以“清君侧之恶”为名,举兵反抗朝廷,从北方打到南方,史称“靖难之役”,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下的第一道诏书就是从南京迁都北京,到北京后首先做的三件事是铸钟、建天坛和营造皇宫(现在的故宫)。铸的大钟就是现在大钟寺里悬挂的“永乐大钟”。永乐大钟的意义,就是宣扬“靖难之役”的“伟业”和定鼎北京的壮举。无意中,也为五行之说的“金”字,在北京城打下了伏笔。

五行之“木”。明朝永乐年间造北京皇宫,大量木料从运河运来。皇宫建成了,留下了一根最大的金丝楠木搁在了皇木场。这皇木场就在现今的花市一带,后将这根楠木和整个皇木场移至广渠门东。楠木的神化,是在清朝乾隆皇帝为其作《神木谣》并刻成御碑之后,实在是为五行之“木”写下了厚重的一笔。

五行之“水”。北京城内的五行之水,一说为德胜门内的镇水观音庵,乾隆二十六年改为汇通祠,现在是郭守敬纪念馆。另一说为现在颐和园的昆明湖。镇水观音庵在前,昆明湖在后,似觉前者在明朝所建,亦为京城河网中心所在,代表五行的“水”,可信度是有的。后者是清朝时期,玉泉山水流过瓮山泊,经高粱河入西直门水关最后进入皇宫。这条水道经过的瓮山泊,就是在清朝建清漪园时扩大了水域面积的昆明湖。北京城在不断地建设,如果有将前者取而代之的事,既不割断历史,又显现出京城日渐之辉煌,从发展角度看,并不是坏事。

五行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