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而不猛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01:19

威而不猛。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他说一个真君子 出门见人做事的时候 他的衣冠是整整齐齐的 眼光中有一种磊落 眉宇之间有一种坦然 你对人有一种尊敬 那让别人俨然一望 就心生敬畏 这样的敬畏 其实是一种深刻的尊重 并不是一种惧怕 它跟你的权势无关 跟你的地位无关 跟你的财富无关 它关乎一个人的 品德和尊严 有些人他可能很从容 但看完了以后就让人尊敬 这样的人 就是孔子所说的 威而不猛 他不需要有一种外在凌厉猛烈的气势 富于攻击性 真君子从不攻击他人 他只拓展自己

威而不猛,形容某个人不恃才自傲,不盛气凌人,不欺上压下,反而有一种亲和力,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出处:《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论语·述而》: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解释:这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赞扬。孔子认为人有各种欲与情,这是顺因自然的,但人所有的情感与欲求,都必须合乎"中和"的原则。"厉"、"猛"等都有些"过",而"不及"同样是不可取的。孔子的这些情感与实际表现,可以说正是符合中庸原则的。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此句语出《论语·述而》,世人也多用此来描述孔子。虽廖廖数字,其义却卓大坚实-温和而严厉;威仪但不凶暴;恭谦礼让却又自然安详……

同样是孔子的“五美”之论,也可继续深入此意-“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我想这些,足以是为人师者所共求之理想人格。

虽然鲁迅先生曾说过:“最好不要读中国的古书”,但先生是在通览经书子集,并几番读进读出之后,才有古书最好不读之言。而其余对我们说古书不可读的人,多半并未怎么细读过先贤之语。龙应台在上海也说,“多读古书,可以让你面对现代化时找回传统。鲁迅先生是站在自己的石头上说话,年青人不能人云亦云,应该读一读古书再做道理。”

郑板桥曾说:“多读古书开眼界,少管闲事养精神。”这话在今天看来未必尽合时宜,但读一点古书,鉴古知今,却不一定是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