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用什么测量质量?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09:30:37
比如“戥子”
越详细越好

我国古代人民最早是使用天平来测量质量的。天平的本质是等臂杠杆(古称衡),支点在中间,两端分别挂上待测物体与砝码(古称权),杠杆水平静止时,物重与权重相等,从砝码质量可知物体质量。天平测量质量很准确,但要求配备成套的砝码,携带很不方便,并且量程受到限制不能很大。西汉后,权衡器逐渐转化为不等臂的杆秤、秤砣※。杆秤量程广,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制作也简单,受到人们的欢迎,一直流传. 人们对质量这一概念的认识比长度和时间更晚,直到18世纪,才由牛顿最后确立了质量的概念.

古代,人们只能凭借感觉定量物体的多少,如以“手捧为升”量粮食.我国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测量粮食的多少仍是用升、斗、合等来测量其容量,再逐步过渡到用石、钧、斤、两等测量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