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选调政策?在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在各省的现状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9:36:27
有什么优势和弊端?

问:什么是选调生?

答:就是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这批毕业生简称“选调生”。

问:为什么要招录选调生?

答: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大批德才兼备,既有文化素质又有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把优秀年轻大学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工作,是加快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步伐,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战略举措,是遵循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加速领导人才成长的有效途径。

问:选调生与各单位招录的国家公务员有何区别?

答:选调生与各单位招录的国家公务员都是国家公务员。不同点主要有:一是报名条件不同。选调生的报名条件除符合国家公务员的报名条件外,还要求是学生干部、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服从组织安排的本科以上优秀毕业生;二是培养目标不同。选调生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三是选拔程序不同。选调生的选拔包括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考核等程序。四是培养管理的措施不同。选调生到基层工作后,组织部门将通过举办培训班、抽调到上级党政机关跟班学习,鼓励参加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得力措施进行重点跟踪培养,帮助选调生脱颖而出。

问:我区选调生工作开展情况如何?

答:我区是全国开展选调生工作较早的省区之一,早在80年代,全区就招录了5批共442名选调生。2000年开始,按照中组部的工作部署,我区恢复了选调生工作,截至2003年,全区共选调491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在各级党组织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选调生迅速成长起来,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据统计(以下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2003年底,未包括借调和正在办理调动手续的选调生),2000、2001年选调的147名选调生中,已提拔为副科级或调往县级以上党政机关121人,占82.3%。其中,调往县级以上党政机关26人,占17.7%,进入乡镇领导班子79人,占53.7%,担任乡镇团委书记(妇联主席)16人,占10.9%,其余26人大部分担任乡镇党委秘书、办公室主任、乡(镇)长助理等职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