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此段的翻译,地质学描述,高赏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1:57:33
大吉山钨矿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赣南后加里东隆起的南部边缘,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拗陷的过渡部位。矿区围岩为泥盆系碎屑岩和寒武系浅变质岩。矿区和矿体均受燕山期断裂构造控制,NE向的船底窝断裂(W)和大吉山峰(E)断裂控制了矿区的分布,而由此派生的NW-NWW向断裂则控制了矿体的分布,同时也控制了本区的岩浆活动和与之相关的成矿作用

这段翻译至少值50块钱了

大吉山钨矿发现于1918年,之后民窿开采。地质调查工作最早始于1929年。1953~1955年由重工业部中南有色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二○五队进行大规模的详细勘探,1956年提交了《大吉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书》。1969年,为寻找富钽矿在矿床深部发现69号花岗岩型钽铌钨铍矿体,1982年提交了《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矿区花岗岩型钽铌钨铍矿床地质勘探报告》。
矿区位于赣湘粤加里东隆起成矿带的九连山区。近东西向延展的隆褶带与北东向断裂复合部位,是该矿床成岩成矿的主要定位构造。区内地层为寒武系板岩、变质砂岩,是成矿岩体及石英脉型钨矿床的围岩;矿区东南侧断陷盆地中分布有泥盆系砂页岩。两条平行断裂分别出现于矿区的西北和东南两侧,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控制矿床分布范围,东南侧断裂延伸较远,为寒武系与泥盆系之分界。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同源多阶段成岩成矿演化系列。矿区北侧出露有大面积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区深部隐伏有中粒二云母花岗岩;上部过渡为细粒钠长石化白云母花岗岩岩盖,即为钨铍钽铌矿化岩体,又称69号岩体。矿区分布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岩体浸染型钨铍钽铌矿床和稀土矿床,构成典型的多型共生钨矿床。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燕山早期花岗岩及其外接触带的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并以外接触带为主。含钨石英脉(矿脉),主要呈北西西向和北北东向,平行密集成群成组产出。单脉可见尖灭、再现、膨缩、分支、复合、弯曲等现象。矿区共有编号矿脉113条,其中有开采价值的矿脉103条,并分为南、中、北3组,均向北东倾斜,倾角70°~80°。各脉组由上往下渐次收敛,由西向东渐散开。脉组水平延长一般850~900m,最大达1150m,矿脉延深800~900m,最深可达1000m。平均厚度0.45m,最厚可达3m以上。矿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黑云母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等。矿石矿物有黑钨矿、白钨矿、辉铋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等。矿石平均品位WO3 2.033%,伴生钼0.038%、锡0.02%、铋0.105%、铍0.021%。通常将大吉山钨矿划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实际上根据该区具有多型矿床共生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成岩成矿演化系列,可简略概括为(由早至晚):成岩阶段(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似伟晶岩)→自变质交代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