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收养中国男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01:29

他们都很热衷 收养中国男婴

在北京、广州等地的星级饭店里,经常能够见到三五成群的外国人,或怀里抱着,或小车里推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儿童。与一般的旅游者不同,他们来华主要是为了领养中国弃婴。所以,当你遇见带着中国婴儿进出饭店或在街上散步的外国人,就不足为奇了。

中国是1991年颁布的收养法,从1992年开始允许外国人在中国收养子女。在外国收养者中80%以上为美国人。据统计,2005年美国人共收养了7900个中国儿童,使近15年来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总数超过了5.5万人。

许多收养中国儿童的外国家庭,开始有意识接触中国文化,并通过家庭聚会、夏令营等形式加强收养家庭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中国子女的成长营造其母文化的氛围。有的收养父母,还带着孩子回到中国“寻根”,拜访他们的出生地和被受收养前所在的福利院。应该说,绝大多数中国弃婴被外国父母领养后,得到了家庭的温暖,享受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父爱,其乐融融,实属不幸之中万幸。尤其几年前是美国女律师琳达夫妇千方百计挽救中国女儿小凯丽的生命的事迹至尽令人感动不已。他们于1998年在湖南省常德市收养了刚出生10天就遭遗弃的小凯丽,2002年凯丽被确诊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症,只有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挽救其生命。为了寻找与凯丽相匹配的骨髓,琳达女士数次专程到华,奔波于北京和常德等地,真可谓不遗余力。他们还通过网站和中国媒体,刊登寻找凯丽亲身父母的启事,以共同挽救凯丽的生命,并愿以10万元人民币作为酬谢。小凯丽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万幸的,她遇到了充满仁爱之心的美国父母。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琳达夫妇及许多热心人三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救命的骨髓。

外国人热衷收养中国儿童,确切地说,琳达女士的义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对西方人尤其美国人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的固有看法。也许,他们起初收养中国儿童的动机和目的可能算不上高尚,许多夫妇因未能生育而从自我角度考虑决定领养别人的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就是说,他们主观上是为自己,但客观上帮助了不幸被遗弃的中国儿童,并视若己出,付出了真挚的爱。这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不是也有可爱的一面么?

相比之下,我的那些同胞,那些弃婴的中国亲身父母,是不是显得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