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为什麼会投井自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2:57:33

珍妃不是投井自尽的,她是被慈禧派人给丢到井里害死的

紫禁城里最著名的井,当然要数敬事房东边的“珍妃井”了。一般的说法是,珍妃之所以触怒太后老佛爷,是因为她不遗余力的赞襄光绪帝施行变法,鼓励他乾纲独断,与太后分庭抗礼。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即将打进北京城,此时珍妃已在西二长街百子门内牢院中囚禁六年,就在慈禧仓皇“西狩”前夕,托宫女带信给姐姐瑾妃,让她无论如何想办法留住皇帝在京主持大局。言外之意是可借机摆脱太后控制,收回权柄。谁知所托非人,信件落入二总管崔玉贵之手,转呈慈禧。于是慈禧盛怒之下,令其自尽,珍妃不从,才由崔玉贵将她沉入井中。
著书与读史者对光绪帝和珍妃历来是持同情态度的,一边挞伐慈禧的霸道与残忍,一边为那对有情人欷歔叹惋。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即珍妃究竟因何被囚禁,是因为她“赞襄新政”吗?征诸正史野乘,可以得出结论,她之被囚,绝非因“赞襄新政”。从时间上来说,她之被囚,在光绪二十年,而戊戌变法迟至四年之后的光绪二十四年才发生,她虽生长在得风气之先的广州,并受教于文廷式,但思想也不会先进到康梁的程度吧?如果她在光绪二十年即因“赞襄新政”被囚,岂不成了康梁之前驱,吾国思想与革命之启蒙者?
《清史稿》后妃传中,对珍妃的记载虽只寥寥数语,却隐然有某种线索:“恪顺皇贵妃,他他拉氏,端康皇贵妃女弟。同选,为珍嫔。进珍妃。以忤太后,谕责其习尚奢华,屡有乞请,降贵人。逾年,仍封珍妃。二十六年,太后出巡,沉于井。”关键即在那“习尚奢华”,“屡有乞请”八字中。清制,皇后每年例银一千两,妃每年三百两,嫔二百两,分月例支。珍妃的祖父裕泰是陕甘总督,父亲长叙曾任户部右侍郎,伯父长善任广州将军达十二年之久,珍妃自幼即生长在伯父府中,享尽钟鸣鼎食之家的奢华。入宫之后每年区区二、三百两银子怎够她用度?亏空日巨,怎么办?解决之道是利用皇帝对她的宠幸,串通奏事处的太监,私卖官缺,而主谋则是其胞兄志锜。整个卖官的流程大体如此:由奏事处太监探知有何官缺,告知志锜等出面寻找买家,敲定之后通过太监转达珍妃;珍妃则在合适的时候,向皇帝进言,比如皇帝面现苦恼之色,珍妃便问:“皇上今儿个怎么了?”如果皇帝是因用人之事而苦恼,便中珍妃下怀,似无意的说一句“某某人听说人不错,才干也是有的。”皇帝对她宠幸无比,加之她在广州伯父府中见闻颇广,皇帝便深信不疑了,立时擢用某人,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