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年来人们围绕【枫桥夜泊】这首诗争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9:32:01
千古年来人们围绕【枫桥夜泊】这首诗争论什么?

唐代著名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就是在日本也是家喻户晓。不但我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将张继的《枫桥夜泊》选入,连日本的小学课本也载有此诗,可见诗名之,盛。特别是使张继写出声情并茂诗句的那口钟,使中外游客无不向往。日本许多游客每年在岁末之夜都要专程来到寒山守聆听“夜半钟声”,并以此为荣。有趣的是:因为张继诗中提到“夜半钟声”,竟引起了一场持续到清代的笔墨官司。
  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一书中指责张继“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因为“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但他的指责却受到后人的普遍反对。南宋文人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盖公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山寺实以夜半打钟。《唐诗纪事》也曰:“此地有夜半钟,谓之无常钟。继志其异耳,欧阳修以为语病,非也。”
  由于这场笔墨官司的渲染,寒山寺真成了“寺以诗显,钟以诗名” 的游览胜地了。然而,使张继诗兴大发和历代游人慕名而来的这只古钟如今何在呢?为什么现在寒山寺只有一口清代所铸的钟和一口日本钟呢?说来有趣,历经沧桑的寒山寺已经数易其钟了。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初建于梁天监年间,这口钟也是当时所铸。相传唐贞观年间僧人寒山、拾得曾在此住持,遂更名寒山寺。寒山、拾得都是唐时高僧,皆有诗集传世。至元朝末年寒山寺毁于战火,以后虽经多次修建,却屡遭火灾,日趋败落。那口有名的古钟也不知去向。这口古钟据说声音异常宏亮而闻名,夜深人静敲趄来,连十几里外的苏州城也能听到。寺庙不可无钟,所以到了明嘉靖年间,本寂禅师又主持建楼铸钟。大画家唐伯虎曾写了一篇《姑苏寒山寺化钟疏》记载了化缘募钟的始末。但没有多久,据《寒山寺志》记载:“钟遇倭变销炮”。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O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才重修寺庙,并又铸了一口大钟,这口钟今日仍然悬于寺内西侧的八角钟楼上。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口清钟铸成的同时,日本各界人士募捐集款,由小林诚义等一批日本优秀工匠精心制作铸成一对仿唐式青铜奶头姐妹钟,一口悬于日本馆山寺,一口送到苏州寒山寺悬于大雄宝殿内右侧。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侯爵还亲自撰写了铭文铭诗刻于钟上。其铭诗云:“姑苏非异域,有路传钟声。勿说盛衰迹,法灯火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