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开刀好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2:27:25

你是说激光治疗近视吗?
我觉得还可以,手术后我的视力已经恢复到1.2了
不过手术也是有风险的要找比较可靠的医院做
还是你自己考虑

最好不要手术

OK镜
角膜塑形(ok镜)治疗近视
角膜塑形技术(orthokeratology)是近几十年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通过配戴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来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达到减低角膜屈光度的目的。随着RGP镜片的更新换代,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快速性进一步提高。
1、发展历史
40年代未,美国眼镜师KevinTuohy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制成了角膜接触镜,配戴时镜片要比角膜中央少1~2D的屈光度,以保证泪液流经角膜与镜片之间,起提供氧气与冲刷代谢物的作用。但由于透气性差,当患者取下镜片换上原度数框镜时,出现了视物模糊现象。NewtonWesly博士认为原因之一是较角膜屈光度小的镜片使角膜中央变扁平了。这一现象导致了角膜塑形的发展。随后,CharlesMay与stuartGrant博士等创立了角膜塑形技术。当时,他们所用的是一种用PMMA制成的圆形大直径(10mm)、大光学区(8.4~8.6mm)的May-Grant镜片,这是第一代镜片。由于透氧率(Dk值)低,每次戴镜时间短,治疗时间长达18个月,平均只能减少1~2D,而且每变化1D就要换镜片。到60年代,己有相当数量的近视患者获益于这一技术,也包括一些圆锥角膜患者。随着材料工业与接触镜工业的发展,1971年leonordSeidner博士开发了首批硅醋酸盐RGP镜片polycon,酸酯丁酸纤维素(CAB)等其它透气材料,使RGP的透氧性较PMMA明显提高,Dk值超过100,每次戴镜时间明显延长。1989年,RichardWlodyga博士与NickStoyan运用逆几何学镜片创立了速效角膜塑形技术。这是一种不规则几何型镜片,分基弧、次级弧和周弧三部分。他们认为,如果镜片后表面的次级弧较基弧陡,可加快角膜形状发生改变的速度。该方法使治疗时间缩短为2~6个月,期间也需要换镜片,平均能减少1~3D,角膜塑形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也随之提高,这是第二代镜片。1996年,美国验光师Reim博士在第二代镜片的基础上设计出有专利的DreamLens,即第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