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香凌学诗》中“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21:28:44
在《红楼梦·香凌学诗》中,林黛玉教香凌学诗,说了律诗的特点之一是“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样说对么?
似乎应该是“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
我想林不至于连这么个基本问题都会搞错,那么到底怎么来解释林的这种理解?

这里的“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是不正确的,也许作者的失误吧,有一位红学家(具体是哪一位我没记住)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这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是这样的:古学中认为:阴阳相生相克,如:阴生阳,阳生阴一样。有虚方才要实来对!不可有独实或独虚在的!黛玉好像说过的吧??香菱苦志学诗,师从黛玉,黛玉因言:“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其余不论,这“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如何对去,雪芹词文之工,意韵之神,夙感佩叹服,这是就诗境而言,如“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杜甫《秋兴·其七》),出句为虚境,对句为实境。如就词性而言,只能是实对实,虚对虚。

呵呵,同意楼上的,
似乎《甲戌本脂砚斋评石头记》序什么里有,一般来说,对仗工整是实对实、虚对虚的,如山青对水秀什么
可是雪芹先生似乎不小心笔误了一下

以虚盖实,就是用虚话来点实事;用实盖虚,就是用假造的事来说道理事故。是不错的手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