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字之父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2:33:41
不是指创造者,而是指写得很好的人!

哈哈,答L¢VE£海,并与刘颖姗博客天堂小妹妹商榷:

  “秦朝将军——蒙恬,相传蒙恬改良了毛笔”,请记住,是“改良”,而不是首创。下面先谈谈毛笔的起源:

  毛笔在中国的起源与筷子一样也是极早的。战国古籍上已有毛笔的记述:"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庄子·田子令》第七)这段话很生动,说宋元君想作画图,负责的史官都奉命报到,行礼以后,恭立一旁,一边用嘴舐笔,一边磨墨,等候宋元君的吩咐。

  众史之"史"和"笔"(笔)有同源分化的关系。在甲骨文中,笔是没有竹头的,作"聿" ,指右手握笔杆写字。在聿的中间插入一个"口",便成"事"字,意指右手执笔,把人的口述记录下来。把"事"下半的"手"加以简化,便成"吏",吏上的一横去掉,便是"史"。后世不知道史的字源,只根据史官记录历史应该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原则和传统,故说史是从"手"持"中",中就是不偏不倚,这也没有什么不好。吏指从事记录的官吏,事则变成指客观上发生的各种事情。聿的形状不变,在下面加曰,便是"书"(书)字,在下面加画,便是"画"(画)字, 这些都由毛笔所引发。中国文化的历史、文学、书画等都通过毛笔记录和表达,若没有毛笔,真不知会是什么样的另一种文化形态?

  毛笔虽然早在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但那时的毛笔是什么样子的?却一直不很清楚。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前 4 世纪)才从湖北随州擂鼓埻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第一支毛笔,此后从战国到秦汉,从墓葬中出土的毛笔就较多了。它们的长短和今天的毛笔相近,笔杆一般长约18厘米,加上笔毫共长约22厘米,笔杆粗约0.5厘米,笔毫采用兔的背部毛。早期的兔毛不是套进笔杆,而是用丝线把兔毛绑扎在笔端周围,用漆粘固,后来才改进为插入笔杆中。

  虽然"笔"字早已见诸甲骨文,但有人认为黄河流域6000 年前的仰韶文化,出土有大量彩陶,要画出如此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