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位阁下知道“革命和尚”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7:40:59
有关苏曼殊的这一称谓

苏曼殊被人称作“革命和尚”。首先,苏曼殊是个干革命的人。在清朝末期,维新与革命两派争得厉害,苏曼殊是站在革命派一边的。因为干革命,苏曼殊结识了不少朋友,他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名头很大的人物,如章太炎,如孙中山,如陈独秀,如蒋介石等。苏曼殊是个和尚,他不是在家居士,他是真正削发剃度出家了的。苏曼殊出家的所在,是广东惠州慧能寺。苏曼殊出家之后,披着袈裟,认真干革命,拼命谈恋爱,写诗作画,依然故我。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小说,最有名者,是《断鸿零雁记》。苏曼殊的小说,写的是痛彻骨髓的感情,柔肠寸断的爱情。苏曼殊是个用情至真者,一生和他有过接触有过感情纠葛的女子名单一直罗列下去,可以列很长,如静子,金凤,百助,花雪南,雪鸿,张娟娟,桐花馆,好好,惠姬,素云,小如意,小杨月楼,国香,湘痕,阿可等等。和尚苏曼殊和朋友们一起去吃花酒,和女子们诗酒唱和,来来往往,但都是点到为止,“发乎情,止乎礼仪”。
  苏曼殊为人之特点,在于真。在日本的时候,苏曼殊入革命党人办的学校,每天上课之前,教员要训导一番中华将亡,志士努力的话,学员起立肃静,默而听之,苏曼殊奔出教室,号啕大哭。此是苏曼殊用情之真处。在给陈独秀的诗中,他说:“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此是苏曼殊用情之真处。1914年,他写诗道:“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东居杂诗十九首》)此是苏曼殊用情之真处。苏曼殊小说中也多的是痴情男子和痴情女子。此一种痴情,是“真”。世上懂得“真”的人不多,纵有知道者,亦少,亦不多,在这不多的人之中,苏曼殊可算是一个。正如章士钊为苏曼殊小说《绛纱记》写的序言中所说:“人生有真,世人苦不知。彼自谓知之,仍不知耳;苟其知之,未有一日能生其生者也。”苏曼殊可谓如此。
  苏曼殊身世坎坷,生母之去,养母之弃,生父之死,被逐于家庭,飘浮于世间,而又最重一情字。在其革命志气里,有一粒感情的种子——禅宗慧可大师说“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地,华亦不曾生”,僧璨大师说“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苏曼殊身体里的感情种子,弄得他痛苦,弄得他不安宁。苏曼殊为了解脱这一痛苦,以自戕的方式生活,大吃大喝,大酒大肉,折磨自己,以求一死,以求速死。后来,苏曼殊死了。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