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为什么要用通假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0:08:25

古人和我们的文字用法不同
因为古代的字数有限,而且一词多意是很普遍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就产生了许多新的字,它们都各自己有自己的意思,一字多意的现象就少了,就像"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的"见"字就是这种情况.当然也有例外鲁迅的作品就有很多错别离但是由于自己在文坛的地位,他就有权利用错别字(当然也是无心)而我们就可以把他的错别字当做通假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狭义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说”与“悦”;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不是要用通假字,是因为事隔多年,有的字不用了,有的是转抄错了,现在更正;再就是汉字自身的发展,以现在的读音或写法为准

古代人写的字跟现在的有所不同.
比如明字,现在写来前面是个日,在古代前面是目的写法也有.

用词也一样,古代的词跟现代的词用的字也是有区别的,所以叫通假字.
还有一类就是古代人写的错别字,由于书上错了,转抄时都错了,就演化为一个通假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138101.html
有人问过啦

为了显示与众不同或有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