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凤头鹦鹉啄羽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2 18:42:37

在饲料中加喂矿物质饲料,供给鸟充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鸟儿的啄羽症就会减少或消失。
给点鱼骨,还有些新鲜蔬菜,水果试试,最好先给鱼骨让它注意力别集中在羽毛上,好吧。

有许多因素影响着鸟的啄羽行为,我相信大部分都是生理或病理性的,如生病、受伤、营养不良等,然而对于鹦鹉这样具有相当智力水平的种类来讲,有时侯情绪因素也起着作用。伴侣鹦鹉中出现的啄羽大多是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问题的解决也比较困难,成为伴侣鹦鹉主人时常会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
生理和病理性啄羽比较容易找到原因。在整理羽毛时,鹦鹉会很自然地把那些粘连、结块的羽毛清除掉,它们通常是将这部分羽毛嚼烂,当羽毛被粘稠的食物或拉稀的粪便沾染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鹦鹉遇到过于陈旧、破碎的羽毛也会干脆将其拔掉,但一般不会损坏周围完好的羽毛,此类情况多见与换羽期或翅膀飞羽被修剪得参差不齐时。
在鹦鹉出于清洁、整理羽毛的目的在啄拔羽毛时,主人不必给予太多的关注,如果鹦鹉看到你因为它啄羽而关注它时就会变得兴奋,以后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即使没有坏羽毛,鹦鹉也会拔羽毛。
如果有情绪因素在内,我们分析啄羽的具体原因就比较困难。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到底是怎样的机制使一开始几乎是纯生理性的啄羽演变为带有行为性的痼疾。有些国外的资料上只是很笼统地称那是因为鹦鹉受到精神压力的缘故,为了帮助大家理解精神压力的产生、积聚直至后来影响鹦鹉行为的过程,还是结合例子来说明。
鹦鹉的成长期很长,幼鸟要跟父母在一起生活相当长一段时期,假如幼鸟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长大的,但却没有得到父母般的照顾,它们就会有严重的不安全感,有时甚至成为影响今后很长时间内行为的消极因素;有的幼鸟在来到陌生的新家后没有得到新主人细致的照顾(有时是因为主人错误地认为鹦鹉已经独立,无需特别呵护),使鸟产生被遗弃的焦虑和失落感;有时侯鹦鹉需要我们的帮助或希望跟我们沟通,但经常得不到我们的及时回应,就好象失群的孤鸟找不到同伴一样。如果在野外出现上述的缺乏父母保护、被遗弃和失群的情况,鹦鹉多半不能成活,所以在这样处境下的鹦鹉会本能地失去安全感,精神压力随时间推移而积聚,到了一定程度后或者在某些因素诱导下,就会试图用某些它能够采取的方式来释放压力,最方便的方式当然是啄拔身上的羽毛。
伴侣鹦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