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25课,有一些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7:37:04
能不能告诉一下这两则古文的背景呢??简要的就好!!急啊~~

这篇课文刚翻了下,我只能根据文章内的内容,给予你关于人物的生平,希望你自己再查下:1.头15字非常清楚,谢太傅(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而谢安是其中的代表)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谢太傅:谢安 东晋 其家族是流寓江东的北方世家大族,早年高卧东床,年四十余始出仕。
简文帝卒,桓温专权,求朝廷加九锡以准备禅让,谢安等故意拖延至温病死。
桓温死后,孝武帝年幼,谢安累官至侍中,独揽朝政,政由安出。
谢安为相,施政宽和,不以小察为事。
为了拱卫京师,培植朝廷军事实力与北方抗衡,故将北来侨民征募为北府兵,由侄谢玄统率,改变了荆、扬两重镇的均势。
及后前秦攻下梁、益,占领襄阳,又南进徐、淮,东晋政局不安。
太元八年(383年),苻坚以号称百万之众伐晋,京师震恐。
谢安任征讨大都督,坐镇建康,运筹帷幄,指挥谢玄等取得淝水大捷。
翌年九月,谢安请求北伐,令谢玄为前锋,收复徐、兖、青、司、豫、梁六州(今山东、河南、陕西南部地区),但由于谢安父子、叔侄遭会稽王司马道子(孝武帝同母弟)倾陷排斥,未竟其功。
自淝水之战后,谢安进位太保、太傅,声望极高。
荆、江二州刺史桓冲卒,朝议以谢玄继任。
谢安为消除疑虑并调和荆、扬关系,任命桓石民为荆州刺史、桓石虔为豫州刺史、桓伊为江州刺史。
但谢安始终不为司马道子所容,太元十年四月,谢安被迫以抵御前秦为名北赴广陵,筑新城留住,返回建康后病卒。 (关于人物的资料我懒得自己打 直接复制了)
2.本文刻画了陈元方(名纪)的言行德操,这人我是知道的,资料太多了.没时间给你打了 你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6614622.html吧 这位朋友写的基本到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