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可以对沙林解毒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2:03:45
阿托品真的能解毒吗?
原理是什么?

沙林神经毒气的来源

神经毒气是一种能使自主神经系统(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S)的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立即失去平衡的毒气。早期这些神经毒剂是配合有机磷应用於杀虫剂而发展出来的。在二次大战末期,德国的Shrader及大不列颠的Saunders做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这系列神经毒剂又名「G系毒剂」。它的毒性极为剧烈,为目前已知对人类致命性最强的神经毒剂。现有常见的神经毒剂共有「泰崩」(Tabun)、「沙林」、「索曼」(Soman)、VX及二元性神经毒剂五种,如图一所示。

沙林的理化性质及生理作用

沙林的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具有水果香味,沸点为15l℃,可溶於有机溶剂中。

化学性质:

l.易与碱作用,其水解产物:CH3(iPrO)P(O)OH并无毒性,且其水解速率随碱性度而改变。

2.对金属或钢铁微起腐蚀作用。

生理作用:

沙林可经由皮肤、眼睛接触、呼吸道的吸入或由口食入等途径危害身体,它在极小浓度(LD50=10ug/kg,注一)就可以发挥极大毒性。即使非致死剂量的沙林侵入人体,也会造成瞳孔缩小、在暗处视力困难、胸部紧塞、头痛、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而且这些毒性会在体内累积,如果更大浓度时会使人晕眩、焦虑、心智损伤、肌肉痉挛、呼吸困难,最后导致死亡。

沙林的制程及有机磷的毒性

如图二所示,沙林可由甲基二氯化膦(methylphosphoric dichloride)与异丙醇(isopropyl alcohol),进行酯化反应,产生甲基磷酸异而二酯,之后再与氟化氢(HF)反应产生沙林(甲基氟膦酸异丙酯)。这一类的有机磷化合物,随著接在磷上取代基稍微改变就可以决定此有机磷是否有毒性,见表一。

由研究显示,一般在磷上,如果同时接上异丙基(isopropyl)与氟(fluorine),那麼其毒性将比较强;而若接其他烷氧化合物则毒性较低;若改变为其他官能基也能降低毒性,甚至无毒性,如图三所示。一般而言,膦酸盐化合物(phosphonate)的毒性,通常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