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专家请进,cold spring是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0:58:48

春寒.

春寒
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然而,有的年份,春季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造成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有时甚至可出现迟雪,气温比常年明显偏低,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人们称之为“春寒”。正常年份从冬季到春季,气温逐渐回升,有的年份,冬季比较温暖,甚至初春也很暖和。但入春后,气温剧降至常年平均值以下,甚至比前期的温度还低,人们称这种前暖后冷的天气为倒春寒。

春寒或倒春寒都是春季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能使喜温的春播作物如水稻、棉花等播种期推迟,或者造成大量的烂种死苗,或者影响栽插季节和面积,移栽后遇春寒可造成僵苗或烂根死苗,而影响产量。越冬作物则可因遭受冷害或晚霜、迟雪的冻害之外,还因长时间连阴雨而形成渍害,使根系早衰、烂根而歉收。

如何避免或减轻寒害?生产者应掌握当地春寒发生规律及各种农作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采用抗寒品种,春播作物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如我国南方水稻选择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十摄氏度,达百分之八十的保证率的日期;棉花选择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十五摄氏度,百分之八十保证率的日期播种,并选择背风向阳的秧田,或采用温室、地膜、营养钵等方式育秧就可极大避免春寒的危害。从预防性措施考虑,要掌握前期的天气特点、作物苗性和未来的长、中期天气预报,针对性地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抑制旺长,减少弱苗,培育壮苗,增强抗寒能力。而春播或移栽作物,则要巧看天时,调整播种或移栽期,错开低温的直接袭击,如早稻选择寒潮过后的“冷尾暖头”播种,趋利避害。如春寒已经降临,其抗御性措施是,搞好水层管理,以水调温,早稻播种后两叶期以前抗寒力稍强,要注意通气,坚持晴天满沟水,水不上秧厢,阴天半沟水,雨天排干水的管水方法。两叶以后,抗寒力弱,浅水勤灌、日排夜灌。当寒潮入侵时,要灌深水保温,遇有降冰雹、雪粒时要深灌水,及时套水,阴雨时间维持长,田间气温与水温相近,可在中午换一次塘坝水库的水,以利增温补气。旱作物主要是勤中耕,开好排水沟,清除渍水。低温阴雨结束的夜晚,要注意防霜,长时间低温阴雨过后,水稻秧苗较弱,当转晴时水稻秧田要深灌水,以防水分吸收和蒸腾的失衡,造成生理干旱而死。待秧苗恢复后,再逐渐将水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