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经历过痛苦后收获幸福的作文.谢谢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8:01:47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

当课改的春风吹向大地时,各所学校都掀起了课改的热潮。我们学校在课改的春风里艰苦的探索,不断前行,取得了不少成绩。我校也是一所民族学校,少数民族的学生较多,针对这一实情,我校决定开发一套民族校本课程。当听到民族校本课程开发组成员中有我的名字时,我真有点不知所措,相信其他成员也会有和我一样的困惑:什么是校本课程?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校本课程能有什么收获?……

尽管有满脑子的问题,可还得完成“任务”。于是我上网查阅关于鄂温克族的资料,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些关于鄂温克族的儿童读物,接着就开始剪贴拼凑,初稿完成了。上交后,不合要求,被退了回来,说是文字太多,不适合儿童读。于是我上网下载了很多图片,精简了许多文字,还精心地排版,心想:这下总可以了吧,图文并茂,文字也少了许多。谁知又没通过,因为形式太死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交给学生的知识性的东西太多,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我又开始第三次修改。这次,我在原稿的基础上又精简了文字,把很多直接交给学生的知识隐藏了起来,设计了许多活动,如故事会、歌舞会、谁是小画家等。我还专门买了一些儿童读物作参考,再次对语言文字作了修改,使之更加儿童化。终于,这次的稿子可以基本通过,只需校对。我终于长长的舒了口气。

看着手中的校本课程,开始觉得熬了多少个夜晚,牺牲了多少个休息日都是值得的。就在这一稿又一稿的修改中,我开始一步步走进校本课程,开始知道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也深刻的体会到课程开发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同时,我的电脑操作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过,我经历的可不是狂风暴雨,而是开发校本课程道路上的和风细雨。校本课程这一新生事物,还有许多的内涵等待着我们去研究、去开发、去创造,我们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的挑战的准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在开发校本课程的道路上看到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歌词,更是我参加西部计划以来激励我学习与工作的精神动力。
2001年的暑假,我参加了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传递接力计划。从此,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志愿者的自豪与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