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和长江名字的由来知道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9:20:58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改道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都会生产差不多十六亿吨泥沙,其中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四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黄河名字源于一个故事:
  据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黄河上游,有个黄家庄,一个叫“黄河”的姑娘被恶霸逼死了。她的亲人听说她是投河自尽的,便驾船沿河而下,寻找的她的尸体,一路走一路呼唤她的名字。“黄河”之名由此而来。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事实上,在两千多年以前,黄河只是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代森林植被还比较多。在西安有“八水绕京城”一说,可见那时黄土高原上还草水丰茂。只是由于近千年来气候变迁,以及战争、大兴土木、滥砍森林,才导致环境恶化。黄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黄河,黄河才变成今天这个浑浊黄汤般模样,于是两岸百姓逐渐称呼其为“黄河”。
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希望有一天经过不懈的治理,黄河再去掉那个“黄”字。
长江:
长江古名江,又称大江,六朝以后,通称“长江”。近代不少国家把整条长江称为扬子江。长江各段名称和别名总计不下30种。一般常用的分段名称有:
从江源至当曲口(藏语“曲”即“河”),长358公里,称沱沱河,为长江正源;
当曲口至青海省玉树县巴塘河口,长813公里,称通天河;
巴塘河口至四川省宜宾市岷江口,长2308公里,称金沙江;
岷江口至长江入海口,长2884公里(荆江裁弯取直后,缩短航程80公里,为2800余公里),通称长江。
其中,宜宾至湖北省宜昌市,因长江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俗称川江,长1030公里。
湖北省枝城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因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