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调与艺术有什么样的关系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01:33
情调与艺术的关系

4 情调与艺术
情调既然与形式难解难分,那么,表现和传达情调的最好方式,也就是创造形式。事实上,不诉诸一定的形式,我们就无法体验、表现和传达情调, 〕 ‘个苗族姑娘如果不穿上她的民族服装,不佩戴她的银首饰,就没有什么民族情调可台;而一个苗寨如果用马赛克贴墙的水泥房取代了吊脚楼,苗家的风情也就会荡然无存。相反,一个中国的城市或社区如果有着某种西洋的建筑形式,它就多少会有某神异国情调或欧陆风情,就像我们在上海淮海中路衡山路一带看到的那样。总之,形式存,则情调存;形式亡,则情调亡。要让他人体验到某种情调,就得让他“看到”(感受到)某种形式。这是困难的。因为我们无法让他人都看到我们看到的事物。这又是容易的。因为我们只要让他看到事物的形式就行了。于是就有了摹仿,有了摹仿的艺术。实际上,摹仿,或者准确地说,艺术的摹仿,并不是要摹仿对象的实体,而只是摹仿对象的形式,对象的情调。人们说康斯太勃“真实地再现了英国乡村的场景”,以至于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那“一定是英格兰的某个地方”。这难道是因为他把那些树、那些房子、那些干草车画得特别逼真特别像?不。更重要的,还是他真实地再现了那“英格兰乡村情调”,这才让人立即产生了认同感。同样,人们认定卡皮托利尼山上的雕像是罗马皇帝马可 • 奥勒留,则是因为那雕像有一种这位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特有的优郁表情,有一种“奥勒留情调”。可见,在摹仿的艺术中,情调比外形更重要。画匠只能画出外形,画家才能画出情调。画外形还是画情调,正是画匠与画家的重要分野。真正的画家都不会拘泥于外形的酷似。他更要追求的是“神似” , 是“传神”,而“传神”也就是“传达情调”。或者说,通过表现情调来再现心灵。实际上,任何摹仿都难免“走样”、“变形”。
而且.为了艺术的需要,有时还要故意“走样”,故意“变形”。只要情调“不走样”就行。否则,谁也没见过林黛玉,凭什么说某某人画得“像”而某某人画得“不像” ? 摹仿的艺术如此,表现的艺术就更是这样。因为如果不同时表现情调,就不能表现情感。这就等于说没有表现。实际 L ,某些艺术和艺术品甚至只表现情调‘、比如某此音乐作.结就是、.奥地利形式主义美学家汉斯立克( Hansli 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明确的情感”能在音乐中得到体现,因此音乐与情感无关,只不过是一种”乐音的运动形式”。这话他只说对了一平。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