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潜伏期和发病怎样解释,发病期有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35:24
如果一个人出现了前驱期症状,应视为什么期,发病和潜伏期的区别,还有,潜伏期内有什么症状吗?
希望一一回答,万分感谢!

狂犬病的症状可分为:前驱期。狂躁期。麻痹期三个阶段。
前驱期:发病初,小儿常说头疼、不安,有恐惧感等神经性症状,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温高达 37.5--38℃。患儿的性格或行为可发生改变,如清绪低落,抑郁和不安,有的易发怒。被咬伤的部位发红,伤口周围有刺痛或麻木,有肿胀,伴随有蚁走感和强烈搔痒。伤口的变化是狂大病的重要鉴别,对早期诊断有很大帮助。进一步可出现喉部紧迫感,厌食,并有吞咽困难症状出现。此时一般为1--3天,有时可为7天。

狂躁期:又称为兴奋期,可出现狂犬病年具有的独特症状,如恐水、阵发性的狂躁和流涎发作。病人想饮水时,便引起咽部的剧烈痉挛,呼吸也困难,十分痛苦。以后每当看到水或听到水声,甚至想到水,都可引起反射性发作,所以又称"恐水病"。咽部痉挛亦可扩散到呼吸肌,呼吸困难,病人可出现发绀现象,亦可见瞳孔散大。发作间歇期间病人意识清楚,随着阵发性痉挛加剧,病人时时出现狂躁行为。由于交感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大汗及流涎,加上呕吐及进食进水的障碍,很快即出现脱水。体温高达39--40℃。此期经过1--3天。
麻痹期:病人渡过狂躁期转狂躁为安静,痉挛逐渐停止,反应迟钝,还可少量进食,一般家人常以为病情好转。实际很快出现脑神经与四肢神经麻痹,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此期较短,一般为15--20小时。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人的狂犬病:
人被致病或带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后,狂犬病毒侵入破损的伤口,经一断潜伏期后沿着神经纤维逆行到中枢神经而发病。
潜伏期:短则三天,长者二十几年,常见的是10—100天。这与个体抵抗力、咬伤程度、部位及动物带毒量有关。一般说来,咬得越重,咬伤部位越靠近头部或咬伤部位神经越丰富,则发病越快。
临床上病程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瘫痪期,但总病程不超过一周。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也就是说,一旦发病死亡率100%。
前驱期:头痛、低热、食欲不振、倦怠、烦躁、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并有窒息感。已愈合的伤口周围感觉异常,如发痒、刺痛、麻木、蚁行感。
兴奋期:极度恐惧,怕水、怕风、怕声、怕光。尤其是极端的恐水,甚至听到水的声音都会全身抽搐,所以狂犬病也叫恐水症。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