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突出章兆鸿做法的巧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9:41:50

章兆鸿(1868—1926)字远亭,贵池县(今贵池区)人。父务农,自幼好学,童试举秀才(康生)。

  光绪年间,在家教私塾,教诲学子注重文章的经世致用。他写的“试式论”,“启蒙四十法”,县境塾师争相抄,传为佳话。戊戌维新后,章任县立高等小学堂国文数员。宣统初年,任安徽第四公学教习。宣统三年(1911)十月,章被推选为贵池县临时议会议员。民国元年(1912)元月,又被推举为安徽省临时议会议员,赴安庆就职。是年,浔军黎宗岳部骚扰池城,章与胡子正等奔走呼号,并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控告黎军暴行。民国2年(1913)春,章兆鸿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国会议员,进京就职,在北京,他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深怀不满,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时,将“袁世凯”写成“哀世凯”,一划之差,意妙双关,既使选票作废,又寓以嘲弄。嗣后,参与《天坛宪法》的起草,该草案倡导“内阁制”,企图限制总统权力,遭致袁世凯以武力解散国会。章从此脱离政界,返归故里。 章流连山水,以诗文自娱,藏书甚丰,常与国学大师章太炎书信往来。他的论文《桐城古文、徽郡经学甲天下试论述之》,深得章太炎的赏识。

  章虽身为“京议员”身份,对乡农村民向以礼待之,排忧解难,乐于助人,深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