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题韬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2:57:28

zt

  贾题韬,别名贾玄非,籍贯山西省洪洞县赵城镇。1909年11月6日生。农业家庭。23岁毕业于太原山西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以成绩优异,留校任助教。旋任讲题,教学期间,写有《逻辑学概论讲义》。最先向学生介绍“唯物论”和“辩证法”。另外,旁及印度因明学,中国名学的研究,均写有专题论文获奖。同时兼任山西省教育厅秘书,太原新民中学训导主任。
  “七七事变”,抗日军兴,激于爱国义愤,返籍毁家纾难组织抗日学生游击队,转战于霍山汾水地区者约半载。后因枪支弹药不足,并队归第二战区司令部教导团指挥,个人应邀担任了第六区保安司令部中校军法官。深入群众,严格执行军纪,维护了汾水以西一时的地方抗日秩序。次以襄助军需有功,调任第二战区司令部办公厅秘书。
  1938 年底,贾题韬因病赴成都疗养,借住南郊净慈寺。住寺中一面读马克思《资本论》及其他社会科学著作,一面泛览了佛教各宗派典籍。翌年重返教育界,先在蜀华,成都、华阳、石室各中学讲授逻辑,随时传播“辩证唯物论”、“历史唯物论”思想,并尽力帮助有志奔赴抗日前线的进步学生。讲授之余,对流行于当时成都佛教界来自西藏的中观学说,密宗学说等作了一番探索;又经发现密宗和道教对人身生理的看法颇多相似之处,曾进行比较写了札记,适金陵大学(内迁)也在开始组织此类研究,应聘讲授“道家哲学”。
  1944~1949年期间,先后任光华、成华、金陵各大学副教授、教授,讲授逻辑、哲学。中间又曾任第二战区司令部少将参议,参加了青年党,出席了1948年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国大会议;会后又赴太原参观了阎锡山强调的所谓有效防共办法。经过这些接触,比较深切地认识到革命和阶级基础的关系,而恍然于自己多年以来以为通过从上而下的改良手段可以实现社会主义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了。
  1949年成都解放,1950年春间接受了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司令员交给的解放西藏的部分任务。西行万里,道阻且长。虽然在工作中备经艰辛,但由于受到进藏党政军人员全体上下所表现的英勇崇高革命精神的熏陶和鼓励,反而产生了一种亲切愉快的享受感。这非亲身经验是难以言喻的。
  1951年秋间,先于部队入拉萨。当时由于公路尚未畅通,运输困难,物资缺乏,加以语言的隔阂,历史上所遗留的民族感情间的创伤有待消除,工作是艰巨的。首先联系实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