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所有作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4:07:00
求一下汪曾祺老先生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说和散文,剧本就算了,谢谢啦

汪曾祺作品

作品自选集目录:
自序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七里茶坊
早春(五首) 复仇 鸡毛
旅途(八首) 落魄 故里杂记
国子监 鸡鸭名家 晚饭花
下水道和孩子 羊舍一夕 珠子灯
果园杂记 看水 钓人的孩子
葡萄月令 王全 职业
翠湖心影 黄油烙饼 八千岁
昆明的雨 异秉 小说三篇
跑警报 受戒 故里三陈
天山行色 岁寒三友 星期天
湘行二记 天鹅之死 昙花·鹤和鬼火
水母、葵·薤 故乡的食物 大淖记事 金冬心
讲用 拟故事两篇 故人往事
詹大胖子 八月骄阳 安乐居
其它散文作品: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县人。从小受传统文化精神熏陶。1930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家学习写作。他是跨越几个时代的作家,也是在小说、散文、戏剧文学与艺术研究上都有建树的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诗和散文。1948年出版第一个作品集《邂逅集》,1963年出版第二个作品集《羊舍的夜晚》,1978年发表小说《骑兵列传》,1980年发表小说《受戒》,受到普遍赞誉,随后一发不可收。现已出版《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汪曾祺自选集》以及多卷本《汪曾祺文集》等十几个作品集。他的小说被视为诗化小说,其中《大淖记事》获全国短篇小说奖。他还写散文、评论和剧本。他与人合作改编、加工的《沙家浜》深受观众的喜爱。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人必然会接受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影响”。儒、道、佛三家,“比较起来,我还是接受儒家的思想多一些”;不过,“我不是从道理上,而是从感情上接受儒家思想的”。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这是他艺术追求的方向,也是他小说的灵魂。
汪曾祺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首先在于对我们民族心灵和性灵的发现,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他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而美与健康的人性,不论在多么古老的民族传统中,永远是清新得如同荷风露珠一般。为此他写成了脍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