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9:10:22

如何理解“与时俱进”
  ——访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春涛

  倪迅

  记者: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我的印象中,对理论品质的这个概括,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于这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应该怎样理解?

  谢春涛:首先,我们要记住,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这个科学论断的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个前提下,就可以进一步来研究和解决究竟怎样做,才算真正在坚持马克思主义。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可以先看一看马克思、恩格斯本人是如何对待这个问题的。我们都知道,《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最有名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发表25年后,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他们强调《宣言》的一般原理是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个态度,就叫做“与时俱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历史经验已经反复证明,如果我们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从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出发,反对教条主义,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坚持好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其意义就在这里。

  记者:你讲到历史经验,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江泽民总书记这个重要论断,确实来自于我们党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经验。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谢春涛:我们党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比如,当年俄国革命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