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没有排出来的食物是不是都变成了脂肪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22:05:58
我的内火比较重,听中医的建议,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喝一杯温的淡盐水,但是为什么我的同学们早上起来一喝水就可以排宿便,我怎么就没感觉呢?还有别人吃了梨喝水会拉肚子,我同样也没反应。这到底是我的消化功能比较好还是别的原因?正不正常啊?

这样说是不对的,比如大部分糖类会变成糖原储存或者直接分解利用,蛋白质的话会分解成氨基酸被利用合成对自己有用的蛋白质。只有多余的能量才变成脂肪

这个也不是很严重,和饮食有关,注意以下饮食多吃高纤维的东西,油腻的食物少吃。对了,也许这是便密,便密可是减肥的杀手,想要改善便密,可以多吃香蕉,多喝蜂蜜水,它们都有促进肠胃蠕动的功能。

上厕所的时候还可以两手揉几下小腹,这个方法我也用,有点效果。

再个,吃的东西排不出来,很有可能让你长胖。不一定都是脂肪。
不过放心,这样的情况是可以改变的,按我说的去做。呵呵

食物通过胃的机械性粉碎后,进入小肠完成消化过程,食物残渣(粗纤维)和水分进入大肠,通过大肠的回吸收水分后形成粪便。所以,只是你吸收了的营养如果没有被人体活动所消耗,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不是吃了没有排出来的食物都变成了脂肪。
个人排便习惯不同,对某些食物的适应程度也不同。所以,只要你能保持每天一次或二天一次的排便规律,并且排便不困难,就是正常的。

内火

内火也叫内热,中医上又称为“火热内生”。顾名思义,内火(热)是和内寒相反的一类由于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产热过多所导致的疾病。产热过多,对人体而言有绝对过多和相对过多两种情况。绝对过多是指人体新陈代谢过于旺盛,导致产热量超过正常的散热能力所导致的疾病;而相对过多,则是指人体散热能力下降而导致产热相对过剩所导致的疾病。产热的绝对过多引起的“内火(热)”,也叫“实火(热)” ,既然是火,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当然就是发热,“实火(热)”引起的发热可以是全身性的,也可以是局部性的。全身性的发热,往往表现为体温的升高,如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机能亢进就属于中医“内火(热)”中的“实火(热)”范畴。局部发热,如胃脘部的烧灼感,心窝部的烘热感,头面部的烘热感,小便时尿道的热烫感,大便时肛门的灼热感,等等,它是过多的热量聚集在某一脏腑内所引起。实火(热)在临床上除了发热外,还往往兼有各种新陈代谢过于旺盛的症状,如面红目赤、心悸心烦、口渴、喜欢喝冷的东西、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多食易饥、脾气暴躁、消瘦等。引起“实火(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莫过于元阳的运动、温煦作用过于亢进,从而导致人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