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什么节日人们相互在身上摸颜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4:24:54

每年公历2月底或3月初即印度历12月的月圆之日,是印度教的传统节日--胡里节(又称作洒红节)。胡里节是印度最古老的节日之一。
  关于洒红节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希兰亚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恶国王,强迫臣民尊他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却依然坚持对毗湿奴的信仰。国王为此让他的妹妹、不怕火烧的霍利嘉(HOLIKA)抱着普拉拉德跳进火堆之中,妄图除掉小王子。然而事与愿违,霍利嘉被烧为灰烬,普拉拉德却因为毗湿奴的保护安然无恙。百姓们为了庆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泼撒红颜色的水。

  因此,人们把每年印历12月的望日定为洒红节。洒红节的第二天,人们便用水和各种颜料互相泼撒、涂抹。夜晚,人们把用草和纸扎的霍利卡像抛入火堆中烧毁。印度人在洒红节期间还要喝一种乳白色饮料,据说可保来年平安健康。在尼泊尔,庆典的开始是竖竹竿仪式。节日为期一周,人们互相抛洒红粉,投掷水球。第八天时,人们将竹竿烧掉,节日结束。

  洒红节来临时,人们不管相识与否,都可以向对方泼红水,或是用各种颜色的粉泼撒对方,用各色颜料把对方涂成大花脸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车也不能幸免。那架势很像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因此,同事们出席洒红节庆祝活动时都会选一件不打算要了的衣服穿上。入夜后,人们还会播放音乐,载歌载舞。如果是在乡村,还要点上一堆篝火,象征烧死霍利嘉和摧毁邪恶。

每年印度历翼月(公历2月底3月初)的霍利节,又叫“泼红节”,是印度重要节日之一。该节日源于印度著名史诗《摩河婆罗多》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一暴君为害死亲生子普拉拉哈德,让自己的妹妹霍利卡抱其子跳人火堆,结果霍利卡被大火烧死,其子安然无恙。暴君的儿子长大后杀死了父亲。为了纪念死去的霍利卡,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在门前燃一堆大火,人们成群结队唱歌欢舞,跳篝火,把各种颜料溶化在水中,尽情向行人身上泼洒。霍利节是印度人的狂欢节,同我国傣族人的泼水节相似。

在节日到来前的一个星期里,就可感觉到节日的气氛:人们已开始讨论,筹划着这天该干些什么。商店里可看到五颜六包的石粉出售。节日这天,全国放假一天,狂次活动从早晨持续到下午两点钟,这期间,所有商店关门,公共汽车停运。

胡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