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10岁左右的女孩子纠正学习和花钱的心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46:16
读小学六年级,学习成绩差(智商不低,主要是心散),最近经常不问自取拿钱.怎样去引导、教育、训导她?

我的建议是:
一、陪她一起学习,别家长一边要求她学习,一边又在热烈地讨论别的话题,小孩子的自制能力还差些。
二、从现在起,给孩子立两本“存折”。第一本,是真正的存折,一个小存钱盒也行,每个月给孩子一定的零用钱,是他可以自由支配的,额度您自己定,建议在30元以下。不论您家庭条件如何,一个十岁的孩子,每月这个额度足够了。他还没有能力赚钱,就别养成他挥霍的习惯。这个钱只是他的额外支出使用,正常的水果、零食、包括可以应得的玩具仍是您负责给他买,给他的钱只是让他来购买那些您认为不必,不同意的那些东西。但买回来,您不要批评,真正让他自主。这样,他会学会理财,他想要昂贵的东西,就要储蓄,有计划地储蓄才能做到。同时,您再他外出购物的时候,要多做出一些这样的举动:这个东西真不错,我很喜欢,但是咱们不需要。让他知道,再好的东西,只要我们不需要,我们也不买。或是这个东西真好,我们也需要,但能力达不到。毕竟咱们赚回来的钱,是不可能买回世上所有东西的。但他买回来的东西必须让您知道,让他给您记本帐,钱是怎样花出去的,你一句批评都不要有,只是了解就够了。他自己也会通过记帐,发现自己购物中的毛病,可能当时花了不少钱,几天就丢在一边了,时间长了,孩子会正确控制自己购物的欲望。
第二本存折是虚拟意义上的存折。这本存折存入的是他一切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好事、优点就是存入,根据优点的大小,您定分值。缺点和毛病,以及错误的行为就是支出,也根据大小和严重程度,您来定分值。这是品质存折。用一个精美的本子来做。可以一段时间有一些的物质奖励,但不要挂钩,多少分就值多少钱,那不行,那会变了存折的用意。这样,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同时也让您善于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做了一件错事后,在您心中就一无是处了。
三、注意自己的钱数,既不让孩子有机可乘,也便于了解他的行为会不会再反复。我觉得他只是想要这个东西才有这种事发生的,如果用上述的办法,他有办法得到自主的钱,应该就不会再这样做了。

主要在于引导,家长应首先做到勤俭节约,给孩子做个好的榜样。
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勤俭节约的故事,事例。对孩子的零花钱有所控制,引导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我觉得应该是智商低,真的,做父母的都以为自己孩子聪明,其实很多很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