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选择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0:41:27
下列关于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多选)
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甲于某日在路边捡回了一名弃婴,抚养了3个月后,声称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以3000元卖给乙。如何认定甲的行为?
A.甲的行为构成遗弃罪
B.甲的行为构成拐骗儿童罪
C.甲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D.甲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

第一题选A和D。

  (1)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只指受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而不包括受诱骗参加犯罪的人。所以,选项A错误。(2)《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没有规定“比照主犯”。这里的“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是指根据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直接依照法律规定,比照该共同犯罪行为所对应的法定刑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因而,选项D错误。(3)在聚众犯罪中并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如法定刑只处罚首要分子(见《刑法》第289、291、242条)且首要分子只有一人时,不存在主犯、从犯之分,其中的首要分子当然无所谓主犯。因而,选项B正确。(4)在共同犯罪中,从犯是与主犯相比较而划分的共犯人种类,没有主犯也就无所谓从犯。因而,选项C正确。

  第二题选D

  《刑法》第261条:
  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刑法》第240条:
  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刑法》第262条:
  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甲对已抚养3个月的弃婴负有扶养义务,但其出卖行为并非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