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权主义的三次浪潮的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9:44:36
如题 时间已知

建议你自己上http://www.up2c.com/ebook/shenghuo/jiankang/cg-jtgm/004.htm看看,摘录一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协会在各国涌现出来,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至此进入高峰期。

尽管遇到了强大的阻力,但是欧美各国妇女运动争取选举权的斗争还是相继取得了成功。第一个为妇女争得选举权的国家是新西兰,那是在1894年;第二个是澳大利亚,其他大多数欧洲国家妇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取得了选举权。

在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进入尾声时,妇女在选举权、教育和就业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它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妇女获得选举权;妇女教育广泛开展;妇女就业增加。

李银河概括了在妇女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中各国妇女运动的特色,认为妇女运动的各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策略与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各国的妇女运动也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差别:在英国,妇女运动与工会运动相呼应;美国的妇女运动不具备这个特点。在英国,女权主义一直同马克思主义保持着密切关系;在美国却并非如此。美国妇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争取平等权利立法;英国妇女运动的主要目标是争取福利立法;澳大利亚妇女运动则具有二者兼备的特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国家的妇女运动还从妇女角度提出反战口号。1915年,荷兰妇女在国际妇女大会上抗议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由男人发起的战争”,认为这场战争使女人成为受害者。在俄国,中产阶级妇女提出了与西欧妇女运动相似的口号,那就是发展妇女教育,主张妇女就业,要求在法律上和选举权上的男女平权。

第三节 妇女运动第二次浪潮

一般认为,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的60—70年代,最早兴起于美国。也有人认为,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一直持续到80年代。

妇女运动的第二次浪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