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秦朝的官制究竟是怎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15:52:13

秦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形成二十等爵制度,它们是:

  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后来秦统一中国后,在中央形成了三公九卿
  1.三公 :
  丞相 丞相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长官,“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丞相又有左右之分,以右为上。秦二世又转为安排赵高设中丞相;
  太尉(另一说为国尉),掌军权
  御史大夫(副丞相级别),掌管员监查
  2.九卿
  奉常 汉代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占卜祭祀等事,史官、博士等为其下属。

  郎中令 为皇帝的侍从武官长,属官有大夫、郎、谒者等。郎是皇帝的侍从扈卫人员,有中郎、侍郎、郎中之分。太中大夫等及议郎为非武装人员,掌议论

  卫尉 掌管各宫门的守卫,属官有仆射、公车司马令等。汉代,卫尉统领的军队称南军。

  太仆 掌管皇帝的舆马,及军事用马的牧养。

  廷尉 掌管刑罚讼狱,是全国的最高司法官。朝廷遇有大狱,皆由廷尉审理。

  典客 掌管接待少数民族、藩属国来朝事宜。汉武帝时,改称大鸿胪,掌管诸侯王、列侯及内附部族朝觐郊迎之事。

  宗正 主管皇族宗室(包括公主)事务。属官有都司空,掌管对宗室犯罪之人的处置。

  治粟内史 掌管国家谷帛租赋。汉武帝时改称大司农。汉初,治粟内史仅掌农业及仓廪,另有“大内”一官与之并行,掌管国家财政。改大司农后,大内为其属官,称都内,主管财货,掌国家的金库。

  少府 掌管全国山海池泽之税,以供给皇帝私用,凡皇帝的衣食起居、医药供奉、器物制作等皆在其属下,因此是宫廷事务的总管。武帝以后,其职权日益缩小,但是其下属尚书署作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处则权势不断提高,后来终于脱离少府,独立成尚书台,分曹治事(指分科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