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人有感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3 21:39:24
发现自己对一切都很麻木~家人去世,好友受伤.或者自己丢钱之类~都觉的很无所谓,没了就没了,一看到感人的文章第一想法是编的不错.看到可怜的人有钱的话会资助点,在事业上也属于单干形的~很反感别人插手我的工作或者给予我帮助.这属于什么情况呢?以前研究过哲学和佛学,也研究过爱因斯坦的一些理论~会不会是被过于深奥的道理迷惑住了?还是可能会是其他什么原因的...
PS:我不信佛,不过有个朋友是居士倒说我对佛教的认识比他深的多.我想会不会是因为没有神佛之类的精神寄托所以感觉空虚呢?
我了解佛学并不是因为我信仰它~而是对一个来自印度的灵魂感到好奇,什么力量让这个教派左右了文化和艺术的历史发展.至于佛理...就像禅宗六祖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对事理的瞬间感悟~也就是佛教所说的顿悟,算是种境界吧.该明白时自然会明白~太过执着只会离道越来越远..除佛教外我对基督和伊斯兰教也同样有过研究,但总是无法回答自己的问题..就像在净界的牢笼中受着惩罚,在大海中忍受着阳光的灼热,干渴欲低头饮水海水却会立刻干沽,一抬头海水立刻涨起,慢慢磨去我的理智

应该说你是一个有智根的朋友,如果没有别的不正常的话,你的麻木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却是许多信仰者所追求的去执着、断烦恼、不为境动的一种境界。你的工作不许别人插手,说明你有这个能力,也符合佛家少求之理。你研究过三大宗教,抱以研究者的心态,其实你的迷惑我想来自于两个方面,虽然我不知道你迷惑的是什么,但是其一,你没有深入教义,单从佛法来法,真正的佛法境界不是从书上学到的,而是从实践中历经磨难修行悟到的;其二,纵使你深入教义,但是我佛虽已成大觉,仍在修行无上正觉,这个正觉是什么?是宇宙的无上真义,是真正的解脱之道。所以你的问题不会找到答案。你感觉到自己承受着惩罚,应该是来自于空虚与迷茫的痛苦,说明你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并且根基不浅。其实任何思想深刻,尤其是对生命有思考的人都会有同感。但是,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如果你不想有信仰,还要不要研究过深,可能会让你感觉与别人格格不入;如果你想信仰,应有明师指点。不要误入歧途!顺其自然!

“家人去世,好友受伤.或者自己丢钱之类~都觉的很无所谓,没了就没了”,这样的态度不是麻木,而是淡化。
家人去世,纵然自己肝肠寸断、悲痛欲绝,只是对生者有损,于逝者何益?好友受伤,纵然我们恨不得受伤的是自己,这种感情只能折磨我们自己,却分毫减轻不了好友的痛苦。
佛教的教育,教人不执著,不是教人麻木,就是教人淡化,理性、智慧地看待、对待一切。
佛教的教育,教人慈悲。慈是予人以乐,悲是拔人之苦。大慈大悲,就是慈悲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的有情呢。这能说是麻木吗?
楼主朋友对于佛教的了解,应该是浅尝辄止、未求深解,对于佛教的精髓还不甚了了。
如果深入的了解佛教,便会信仰佛教,信仰了佛教,慈悲心便从内心自然发起,发起慈悲心,尤其是发起大慈悲心,慈悲一切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大有情啊!
信仰佛教的人,培养的就是这种大有情!
阿弥陀佛!

感情不太浓厚,真的难以说它是对还是错。你说它错,看世间多少人为感情做出种种牺牲,甚至为感情犯种种错误。当然,有时也会在感情当中享受到快乐。如果你说它对,好象和社会有些格格不入,显得你很另类,有时甚至会被别人误解。但要强迫你有感情,也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不如保持你现在的状态,因为你这种状态容易产生冷静、理智的后果,这也是不错的。你可以利用现有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