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写出下列几个时期里的名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0:54:00
1.春秋
2.战国
3.汉
4.晋
5.南北朝
6.隋
7.唐
8.五代十国
9.宋
10.元
11.清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老子、孔子等许多著名思想家
老子:是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他的学说和思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代表作《道德经》。
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
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是“仁”。他解释“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阶级社会里,这种普遍的爱当然是不存在的,但在奴隶主不把奴隶当人看待的奴隶社会里,他提出这种主张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具有古典人道主义
编订文化典籍“五经”:《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
墨翟: “兼爱”“非攻”“尚贤”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重民”思想
荀子: 唯物主义思想,“制天命而用之”
庄子: 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主观唯心论;鄙视富贵利禄。
韩非子: 历史向前发展,今必胜古,主张按现实需要变革;治国“以法为 本”“法不阿贵”;主张建立君

晋朝:王羲之,王献之,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等

宋朝:
范仲淹:小时候很穷,宋真宗时中进士,官做到参知政事(国务委员),能文能武,推进改革失败之后去了边疆抵御西夏,敌人夸他说:“胸中有数万甲兵。”

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由寡母教育成才,宋仁宗年间中进士。他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代表作有《醉翁亭记》和《朋党论》,后一篇以饶舌的“君子之党小人之党”成为年轻学生的噩梦。

王安石:21岁中进士,做了几年地方官,后来当了宰相,推行新法,意在抑制兼并,据说罗斯福都曾经借鉴过他的治国智慧,但在当时被豪强地主反对,老百姓也不支持,最后王安石在失望中病死,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他文章诗词都很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进士出身,中国的大文豪,据说是个爱好美食的胖子。东坡肉、东坡鱼都是当年他爱吃的菜,他支持王安石,在政治斗争中被牵连,到了杭州,建筑了苏堤,去了岭南,吃了很多荔枝。他和爸爸和弟弟一起被并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他的词中,“十年生死两茫茫”和“多情总被无情恼”非常有名。

司马光:中国古代著名的保守派,史学家,从小就爱动脑筋,砸缸救友。20岁中了进士,逐渐当了大官,由于政治见解不同,他和王安石斗了许多年。他多数时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