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会的起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1:03:19
关于灯会的起源或传说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技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多种形式。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代发展创造,至今仍在使用的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100余种,大多有限定的格式和奇巧的要求,妙趣横生。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几种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降落人间,被猎人射死。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类。听说这个消息后,有个老人想了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另一则传说则和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个性既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东方朔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时,发现有个宫女准备投井。东方朔忙上前搭救,并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自进宫后就再没和家人见面。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后非常同情,就准备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这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很多人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的签上都写着“正月十六火焚身”。一时间长安街人心惶惶。人们纷纷求问消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你们若看到一个红衣姑娘,马上跪地哀求。”正月十三傍晚,果真来了一个红衣姑娘,人们纷纷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