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的fans和专家进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6:23:41
在阿西莫夫最经典的基地系列里,他构建了一个辉鸿的宇宙世界背景,帝国拥有良好的社会体系和管理体系,不过许多书评都说,他是从罗马帝国的兴衰史中总结概括的帝国兴衰,诸位有没有什么看法???????????

我看的那本《基地》的评论也是这样,是说阿西莫夫走进了一家书店,看的第一本书上的的一张图是一个军人,由此联想了罗马帝国衰亡史,便构思了银河帝国衰亡史的。这只是写作的时候作家们常用的联想方法,阿西莫夫的确看了很多遍罗马帝国衰亡史,但虽然都是衰亡史,实质上罗马帝国衰亡史与银河帝国衰亡史并不需要一样呀,所以“一个辉鸿的宇宙世界背景,帝国拥有良好的社会体系和管理体系”的银河帝国衰亡史与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不能因为阿西莫夫的联想而强迁在一起说。他们之间为什么会带给阿西莫夫灵感就只有问阿西莫夫他自己了,好比你我也想不到那样好的作品出来呀!!呵呵

艾萨克·阿西莫夫(1930-1992)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Isaac Asimov,1920-1992),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作品竟达到500部之多,早已远远超过了“著作等身”的地步。
阿西莫夫是俄裔犹太人,他于1920年出生在俄国,3岁时举家迁往美国,5年后取得美国国籍。阿西莫夫的父亲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开有数家糖果连锁店,阿西莫夫则一边读书一边帮忙照料店铺。阿西莫夫的父亲保守刻板,对子女要求严格,禁止阿西莫夫看暴力色情之类的报刊书籍,于是阿西莫夫选择了科幻小说,并从9岁开始痴迷。
在阿西莫夫18岁那年,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宇宙瓶塞钻》投给著名科幻作家兼编辑坎贝尔主编的科幻杂志,但是坎贝尔认为这篇作品“作为短篇太长,作为长篇则太短”,而且他“不喜欢慢腾腾的开头,以及自杀的结局”。不过坎贝尔还是给了阿西莫夫以很大的鼓励。结果在1939年3月,阿西莫夫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作品《逃离灶神星》。
就在这同一年,阿西莫夫获得了哥伦比亚学士学位,1941年他又获得文学硕士。二战中阿西莫夫曾入伍服役,战后于1948年获得博士学位,并进入大学教书。 阿西莫夫一生写有大量的科幻作品,其中最主要的有两大系列:“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
“基地”系列为读者展示了一个浩瀚庞大的宇宙画卷。它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未来,其时人类已遍布250万颗行星,人口达到1000 ,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宇宙帝国。而这时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却根据推算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帝国行将崩溃,人类社会将进入一个长达30000年的黑暗时期,所有的文明都将荡然无存;但是如果按照他的方法,通过建立基地的方法,则可以将人类文明的火种保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