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个有关诗词压韵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23:52:50
为什么有的字韵脚相同但读起来不压韵
而有的韵脚不同却读着压韵?
比如:君(jun)和魂(hun),君(jun)和萦(ying)
例如:
参出商落不见君,青鸟入梦魂
参出商落不见君,青鸟入梦萦
感觉上后句又压韵些~~

“君”和“魂”也不是完全同韵的,虽然可以通押,但是韵头不一样。jun里un是ü-en,因为ü见jqx脱帽敬个礼,才把两点去了。hun的un才是u-en。
试填:参出商落两不闻,青鸟入梦()。

在实际朗读时,相比而言“参出”句密促、“青鸟”句舒缓。这样两句之间的联系就不那么重要。“萦”虽说押不上“闻”,但在句内恰巧和“梦”叠韵,也就显得谐调了。
试填:参商不见君,青鸟入思()。

押韵

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

近体诗押韵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不论绝句、律诗、排律,都必须用平声韵,且一韵到底,不许邻韵通押。

古体诗押韵

古体诗押韵较宽。可转韵,或邻韵通押;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仄声韵中,要区别上、去、入声,不同声调一般不相押,只有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

叶韵

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南北朝有些学者按当时语音读《诗经》,感到好多诗句韵不和谐,便将作品中某些字临时改读某音。明陈第始用语音演变的原理,认为所谓叶韵的音是古代本音,读古音就能谐韵,不应随意改读。

通韵

诗韵术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韵部可以相通,或其中一部分相通。作诗时通韵可以互押。如“平水韵”中“一东”与“二冬”、“四支”与“五微”、“十四寒”与“十五删”等可通押。古体诗通韵较宽,近体诗则受严格的限制。

换韵

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险韵

诗韵术语。指语句用艰僻字押韵,人觉其惊警险峻而又能化艰僻为平妥,无凑韵之弊。唐宋诗人中也有故意押险韵以炫奇的。唐朝愈喜用险韵。宋苏轼曾用“尖叉”二字为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