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人工制造土壤吗?怎样制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4/28 04:38:17

可以。
人工土是指人类对自然土壤进行合理的改良,使其获得新特性的土壤。人工土能够克服原有土壤的不良性状,增加了土壤的保水、保肥适种性。我国已经开发出了水稻土、玉米土、大豆土等,目前在我国人工土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6%。成土过程
人工土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熟化过程,熟化过程又有水耕熟化和旱耕熟化之分。
水耕熟化过程
水稻土的形成就是经历着水耕熟化过程。土壤种稻以后进行季节性灌溉,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状况,表现出土壤氧化还原交替过程和相应的物质转移,又由于施用一些肥料的原因,导致土壤的复盐基作用。因此,水稻土的形成,产生以下许多变化:
有机质的变化
与原有土壤(不包括沼泽土)相比,水稻土的有机质含量增加,表层尤为明显,形成松软的耕作熟化层。如红壤发育的水稻土,弱度熟化阶段的耕作层有机质含量由母质的5克每千克土左右增至1.5克每千克土左右,至高度熟化阶段可达30克每千克土左右。水稻土耕作层有机质的累积量约为同地区旱作土的1.3-1.6倍,但水稻土的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富里酸之比,芳构化程度和分子量都减低,也就是说,水耕熟化使土壤有机质增加,而组成变得更简单了。
盐基淋溶和复盐基作用
植稻以后,土壤中交换性盐基将重新分布。在饱和的土壤中盐基淋溶,而在非饱和的土壤中发生复盐基作用。一般红壤中盐基饱和度只有20%左右,种稻以后可达50%以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达到饱和。盐基主要由钙组成。复盐基过程从耕层开始,而后逐渐向下扩展。
铁和锰的淋溶和淀积
在淹水条件下,游离的氧化铁、锰被还原为低价铁、锰化合物,这些低价铁、锰化合物淋溶下移,使耕作层的铁锰含量不断减少,并氧化淀积于土壤下层。于是耕作层土色逐渐脱离母质的影响,而向灰色方向发展,严重者变为浅灰甚至灰白色。而氧化淀积于下层的铁锰化合物,出现黄棕、红棕色锈斑锈纹或暗棕、黑棕色铁锰斑块和结核。
机械淋溶作用
水稻土中的粘粒、细粉砂粒等物质在水的重力作用下,一方面沿着土壤孔隙作垂直的运动,从而造成水稻土粘粒的下移,心土层比较粘重,特别是形成一层比旱作土更加明显的犁底层。另一方面这些物质又会作表面或侧面的移动,使一些水稻土会出现淀浆板结的层次。
旱耕熟化过程
1.旱耕熟化没有水耕熟化那样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