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战时期国统区通货膨胀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0:40:42

通货膨胀在平常时期虽有发生,但不像非常态的大规模战争时期,几为一必然现象,无论什么性质的政权,都不可避免地遭到通货膨胀的困扰。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例,不仅国民党统治区如此,日伪沦陷区如此,中共根据地也是如此。以往学术界更多的是揭露国统区的通货膨胀及其恶果,而对中共抗日根据地区域的货币金融只是颂扬其伟大作用,对通货膨胀却有意无意避之不谈,这无疑是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研究混为一谈的结果。这种态度表面上似乎高唱了共产党的赞歌,实际上恰恰掩盖了中共根据地发展的艰巨性、复杂性,将一个革命难题变得不费摧毁之力。本文以晋冀鲁豫边区为例,对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货币发行、通货膨胀及其调控做一初步考察。
晋冀鲁豫边区的通货膨胀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38-1942年,通货膨胀初显。1938年晋东南各级政权以辅币为主的货币发行,起到了活跃金融的作用,但尚未占据市场主流,没有足够的力量统一根据地货币,因而还谈不上对根据地物价产生多少影响。1939年冀南银行成立,确立以冀钞为本位币,统一所属各区货币,发行量持续增加, 1942年的货币发行指数为1940年的1.08倍,物价指数上涨接近3倍,通货膨胀初露端倪。通货膨胀之所以发生,一是根据地军费开支过大,财政收支不平衡,财政透支比例很高,达到货币发行的50%-80%;二是1940-1942年为根据地军事斗争最为困难的时期。在日军扫荡下,根据地面积急剧压缩,减少了冀钞的流通范围和使用人口,冀钞流通密度加大,冀钞贬值势成必然。不过,这一阶段通货膨胀尚不严重,发行总量还不算大,没有出现大面值钞票,物价也比较平稳。这一情况,与中共政权对纸币发行的态度有关,它一开始便把紧缩货币发行,防止通货膨胀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看待。第二阶段为1943-1944年,通货急剧膨胀。1943年的货币发行指数和物价指数分别比1942年上涨2.3倍、6.5倍,1944年分别比1942年又增加了9.32倍、15.3倍。在此期间,尽管财政透支比例有所降低,1943年财政透支占当年发行总额的比例下降到25.1%,但透支绝对量仍大幅度上升。而冀钞发行开始放手,发行量猛增,与财政透支双管齐下,形成对市场强有力的冲击。另外,银行大量发行本票(一种信用凭证,承诺在一定时间地点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1000元本票最先流入市场,造成群众对冀钞的心理恐慌,公营商店、部队、机关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