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第一、二、三代所有喹诺酮类药物的名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5:25:16
越全越好,最好也注上别称!谢谢

喹诺酮类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时间:2003.10.15

  药效学作为一门科学受到广泛关注。抗生素杀菌作用分为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两种不同方式。浓度依赖性杀菌抗生素(包括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甲硝唑)的活体试验中的数据,可用24小时曲线下面积(AUC)/最小抑菌浓度(MIC)比值和峰值/MIC比值来描述。而与时间依赖性杀菌的抗生素(如β-内酰胺酶类、大环内酯类等)的治疗效果最相关的参数是t>MIC。

  喹诺酮类药物的峰值/MIC和24小时AUC/MIC比值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能使临床结果有所改善的峰值/MIC比值约为10~12。也推荐峰值/MIC比值作为出现耐药菌株时的药物选择参数。对于该类中的许多药物而言,增加其剂量使之超过常规值时其发生不良事件的可能性也随之升高。所以,这个比值并不能常作为最佳的优化参数,除非该病原体相对敏感。

  最佳的药效学目标值是与特定病原体相关的,可以用24小时AUC/MIC比值预测临床治疗结果。治疗革兰阴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感染时,24小时AUC/MIC比值≥125与最佳临床治愈率相关;而对于革兰阳性菌, 24小时AUC/MIC比值要低,但需要同时考虑到游离药物浓度。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的高生物利用度,无论静脉给药还是口服给药均可获得相似的药效学关系,在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中同样如此。蛋白结合率的程度不仅影响药物对组织的渗透能力,也决定了在感染部位可以对细菌起作用的药物剂量。在药效学分析中应用到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应是反映游离药物(活性药物)的浓度,而不是总体药物浓度(表1)。

表1. 主要喹喏酮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

参数 诺氟
沙星 环丙
沙星 左氧
氟沙星 斯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