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十大考古新发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05:11

“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CCN 中城网 2006-12-26 14:50:43 查看网友评论

信息发布:佛山市信息产业局 资料来源:佛山日报 信息分类:科教文卫 城市:佛山市

--------------------------------------------------------------------------------

专家高度评价该项考古发现,认为发掘成果填补了珠三角考古多项空白

图中颇为巨大、且酷似动物脚骨的骨头被专家认定为亚洲象的脚骨。

专家在仔细查看密封在塑料袋中的稻谷。

发掘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编者按:
昨日,高明区有关部门邀请多名国内知名考古专家,参加高明古椰贝丘遗址专家论证暨新闻发布会。与会专家对高明古椰贝丘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进行了现场论证,并就有关部门对古椰贝丘遗址的保护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20粒稻谷完好如新、岭南地区唯一史前木器现身……历经4个月的考古发掘后,国内多家研究机构的著名考古专家昨日在高明区联名宣布:古椰贝丘遗址(此前媒体报道称之为“古耶贝丘遗址”,专家考证后认为,此遗址名应为“古椰贝丘遗址”)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现的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贝丘遗址,其发掘成果填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早商以前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空白,应申报“200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稻谷完好如新

可媲美河姆渡遗址

由于长期被水浸泡,以及遗址内一层灰土浆的天然密闭作用,古椰贝丘文化层保存状况最好,出土遗物丰富,成为发掘成果最为突出的地点。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广州博物馆、广东省文物考古所、广东省文物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机构的著名考古专家在为此宣称,古椰贝丘文化层保存如此完好,以及出土遗物丰富,其考古意义不亚于河姆渡遗址!

发掘出土20粒稻谷最为受到专家关注,这些稻谷在岭南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尚属首次发掘。记者昨看到,这些稻谷在密封的胶土层和积水中完全没有炭化,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