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开一代诗风 全新的诗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4:12:25
谁知道那句话啊??
什么句无定行,行无定字??什么什么的。。
那句话到底是怎么说的阿

在字里行间中,我没有感到一丝心中被拉去号召的力量,而完全是荡漾在抒情句中。文中郭沫若一个人在和地球母亲对话,而却无旁人。这就是本文一大特点,摆脱了那象征性的号召语句。时而激昂,时而乎静的语气扣人心弦,从作者的赞美中,我体会到了他的用意。“我”不单单指作者自己,泛指全人类。从地球母亲成千上万关怀举动透出地球也尽到了责任,而我们人类远未做到尽孝子的责任,作者以巧妙的手法让人们自然地行动起来,比号召性的文字作用更强。作为人类,有理由不报答母亲吗?

我认为单纯地说“郭沫若开一代诗风 全新的诗体
”有些片面。
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诗歌变革,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留学生架起了一座桥梁,如文学革命领袖胡适、陈独秀,革命主将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李大钊、成仿吾、田汉、徐志摩、林语堂、萧三、蔡元培等,都曾于“五四”前出国留学,并把国外的最新思潮带回了国内。最重要的是,中国源远流长的辉煌古典文学经过不断演变,到近代,新文学已是呼之欲出,唐宋以后,绝句、律诗、词等实际上已经很难有大的超越,明清以来在白话戏曲、小说方面显出的异彩,预示着文学(特别是诗歌)发展的新途径,再加有清末的文学改良运动“诗界革命”的前奏,和胡适等先辈的坚持努力和试验,种种原因相结合,才迎来了现代诗歌的诞生。
中国最早的现代诗歌,也叫新诗、现代诗,这是征对旧体诗而言;也叫白话诗,这是征对旧体诗的文言而言;也叫自由诗,这是征对旧体诗的格律而言。因为现代诗歌不受格律的制约,表达思想比较方便,量较大,更直接,更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更适合于忙碌的现代人阅读,而深受大家的喜欢。可以说,从文言文到白话文,是一个伟大的革命,从古体诗到现代诗歌,更是一个辉煌的创新。
现代诗歌,段无定行,句无定字,可无标点,也可不押韵,可根据情感的起伏波荡而产生内在的旋律,也可随诗人的意愿而随意改变,完全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