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和《论语》哪个在我们为人处世中用处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1:28:45

《道德经》
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

我以为应该是论语罢。
《论语》主要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对话集。学生问孔子老师一些问题,孔子来回答,或者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发表一些意见,汇集起来。所以也叫做孔子思想,以及他的弟子们发挥老师思想的一个言论集,随时记录下来的。孔子是春秋末期人,他逝世之后,弟子们将平时听讲的东西汇集起来,汇集起来之后就是听讲的记录了,古代给它一个名词,叫“论”。我们今天有论文、论说,将这些言论集中起来,就叫做“论”。学生们系统的整理孔子平时的话,学生也发挥孔子思想,大体上孔子逝世之后,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时间,整理出一个定型的东西。后来随着版本的变化,我们就不去繁琐的推论它了,大体上成型了,孔子死后三十到五十年的时间,将《论语》里重要的内容大体上整理出来了。孔子的出生年是公元前511年,到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春秋末期还有一个大的思想家,也就是老子,将来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说一说老子的《道德经》。《论语》影响中国这么长,不管你赞成还是不赞成它,反正它存在了二千多年。还有朝代全盘否定它,但是否定不了,否定之后,到了一定时间又起来了,有一定的道理,究竟为什么?这个火焰还扑不灭,不想让它在社会上发生影响,不可能,一定会在社会上起影响。《论语》也就是一万二千七百多字,我们今天的博士论文还写十万字呢,《论语》消灭不了,完全否定不了。

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了长篇论文《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在这本书里 你就知道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