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春秋五霸有的有的称为“公”而有的称为“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3:18:03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自称“公”,而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则称为“王”,这是怎么回事?
另外我还发现:称“公”的霸主都在中原及北方地区,而称“王”的霸主都在南方地区,咋回事??????
好的追加5分!!!!!!!!!!!!!!!!

中原及北方地区,古称“中国”。江南地区,古称“蛮夷”。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楚国,越国,吴国都是僭越称王的。他们的爵位都是“子”爵。周朝规定“处蛮夷,虽大国,皆子爵”他们对这一政策不满,纷纷僭越称王。
楚始封时只有地方百里,后来楚国强大起来了,请周王加号,周王不加,楚君一怒之下自立为王.而周王也无可奈何.

楚国称王过程。

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熊渠甚得江汉
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及周厉王之时,暴虐,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楚武王)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
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
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
蚤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乃自立为武王,与随人盟而去。於是始开濮地而有之。
五十一年,周召随侯,数以立楚为王。楚怒,以随背己,伐随。武王卒师中
而兵罢。子文王熊赀立,始都郢。
<史记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楚国是子爵,熊渠及楚武王两次自立为王,但左传仍称其君为"楚子”.

《史记 楚世家》

当时他们虽然是不同的国家
但是他们都是名义上周天子的诸侯
当时是其实周国名存实亡,个路诸侯都不愿背上背主的骂名,也不愿立帝招来各路诸侯讨伐的借口
所以他们还是多以原来祖先的爵位来用

古代有5种爵位,排名是公候伯子男,王不在此范畴之内,为什么?因为周天子是王,北方在周天子的统辖之内,由周天子封爵位(如齐国,姜子牙受封齐国公,再如晋国,唐叔虞受封晋国公.)他们由周天子封,也就用祖宗的爵位,也可以得到周天子的承认,但战国时期,北方列国看南方都成了王,便不顾及那么多,自己也来当会王,过把瘾.
南方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