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的需求定理的概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6:31:41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需求随价格的增长(减少)而下降(增加)。

用消费者均衡解释需求定理
目前,我获悉了两种均衡方式。其一是供需均衡,另一个则是现在所说的消费者均衡。前者要求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后者则要求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
大概在一年前,初次接触到这种概念的时候,很是茫然。对于“最后一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感到匪夷所思,因为它和平时所见到的文字完全不一样。现在,可以说是熬出来了。能够比一年前更清楚的知道经济学课本中说了些什么内容。
下面分析一下提出的那个话题,其实,它很简单。不过在一年前,我是无论如何不会想明白的。
首先,要清楚题目在说些什么东西。涉及到两个概念:消费者均衡、需求定理。消费者均衡是指在以下两个条件均满足的状态:第一,消费者花完了自己的所有收入;第二,消费者在两种物品的最后一单位的单位美元的边际效用相等,即有等式MU1/P1=MU2/P2成立。需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对它的需求就减少了。
然后,建立这两个感念之间的联系。需求定理的条件是:其他条件不变,一个物品的价格上升。如果用消费者均衡来说明,则可以这样理解:甲的价格上升,而乙的价格不变。假设一开始两者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即有MU1/P1=MU2/P2。现在,由于甲的价格上升了,而乙的价格没有变化。那么,之前的等式就不再相等了。因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一个人在偏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对每件物品的效用是不会变化的。甲的价格上升了,导致了MU1/P1'<MU2/P2。现在,问题出现了。
接下去,就该分析如何让两者再次相等了。为了增大MU1/P1',就必须增加MU1。由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知道,唯一的方法就是减少对甲物品的购买。多余的钱,就可以购买乙了。同时,随着乙的数量增加,MU2’也在不断的减少。这时,出现了MU1'增加,MU2'减少的动态。最终,将会随着MU1'/P1'和MU2'/P2的相等而结束。
结果就是:甲的需求数量减少了。这和需求定理的结果是一致的。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