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童心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5:37:09

关于“童心”,或者说“童心论”,过去一直被人判为非资产阶级莫属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成熟的马克思在1857—1858年写的一份经济学手稿中,在评价希腊神话“不朽的魅力”的由来时,就是从“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即从“童心论”这一点为根据的:

“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不朽的魅力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62页)

这正是马克思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童心论”或“童心魅力论”。《城南旧事》之“美”的内涵,它艺术的魅力的根源,正在于此。

童心论

夫童心者,真心也
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夫失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我失了人也失了心,何时恢复真心也,何能恢复真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