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论语一段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7:31: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特别是后两句不懂。求教老师解释,谢谢。

【原文】
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①,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篇》

【注释】
①见(xiàn):通“现”

【翻译】
孔子说:“坚定诚信,好学向上,始终如一,追求至理,危险的国家不去,混乱的国家不留。天下有道则有所作为,天下无道则自我归隐。国家有道,自已却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自己却富贵,同样是耻辱。”

【解读】
这一章共四句。

第1句总起:“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谈“守道”。“善道”,即仁道。意即信仰坚定,勤奋好学,至死恪守仁道。第2、3、4句分述。

第2句谈“择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条件许可,道路宽泛,有可去处则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可入则入,可居则居,不可入则不入,不可居则不居,“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远走高飞是一种选择。

第3句谈“隐邦”,“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条件不许可,无邦可择,退而求其次,“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邦,就地而隐,“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或如商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治则进,乱则退”,“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

第4句谈“守道”,“邦有道,贫且贱,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耻也”。择邦,局外之人,超然飘逸,隐邦,局内之人,然终究可隐,守邦,因声名卓著,“乡国既知,举世混浊”,无可逃隐,则只有固守贫贱,以终其身而已。孔子在《宪问篇》中关于隐士告诉我们有四个层次,“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择邦者辟世,隐邦者辟地,守邦者避色、避言,与世俗断交,固守清贫,前两者隐形,后守邦者隐心。

四句话综合起来看,谈的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择邦”即择道,隐道,亦因道而隐,守邦,即守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第4句与前3句正相照应。

【原文】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笃(赌):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