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2:16:03

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

恩格斯说:“人的精神空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哲理散文家周国平说:“每个人都应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
这是在说精神对于个人的重要性。我们都应拿出时间和心血去营造自己的精神家园,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为我们的灵魂找到一个归宿。
也许有人不屑道:“这有什么用处吗?”如今,随着物质世界的发展,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把追求放在现实利益上,“有用”和“没用”成了判断事情价值的最高标准。反省自己、思索人生,能够为我们带来直接财富吗,能够为我们带来实际利益吗?不能,那倒不如把这些时间和精力用在劳碌奔波上。我们也会有这样的经历:每天的日程是满满的,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奔跑着,却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每当夜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空虚和迷茫。现代社会,到处可见忙忙碌碌的身影,现实的考虑取代了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探讨和对人类终极价值的关怀,人的精神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稀薄。诗人少了,哲学冷了,更多的人像机器一般运作着,失去了人类独有的思想的光芒。在这样的“精神危机”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不得不再次重视精神的力量。
于是我说,营造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们的精神家园,应当安放着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安放着对于事业的追求,安放着对人类美好品质的向往。然而,这还不够,我认为精神家园中有两件事情是意义非常却又易被忽略的,一是为自己留出一个角落,一是为自然留出一个角落。
为自己留出一个角落,这种说法听起来难以理解。我们习惯于按照社会的要求来设计自己,习惯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倾听别人的声音。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告诉我们,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要为他人着想。诚然,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在这样的思维定式下,容易失去自我的意识,失去独立思考的愿望和能力。我曾经接受过一个小的心理测试,在5秒钟之内回忆尽可能多的人的长相。我想到了我的父母、亲戚、恋人、朋友,唯独没有我自己。而当我想起自己的长相时,意外地发现那很模糊,很遥远。在做任何事情之前,我们首先想的是“社会要求我怎么做”、“别人希望我怎么做”,而不是“我想不想做”、“我想怎样做”。在提出一种观点之前,我们首先担心“社会会不会认同”、“别人会不会反对”,而忽略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