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愿坚短篇小说创造的艺术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3:52:23

王愿坚的小说写得较好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妈妈》、《亲人》、《三人行》、《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理财》等等。这些作品大多选取革命战争题材,但他的作品中绝少敌我正面冲突的场景,他更着力于展现我方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条件以及它对人的意志的锤炼,可以说他在作品中注重开掘的是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好品德、顽强意志所折射出的美。

《党费》中,在闽粤赣边区,敌人为破坏我军的地下群众组织,采取了“移民并村”活动,加强了对地下革命活动的控制;战争也使边区老百姓物资极度贫困。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黄新守着给山上的战士准备的一箩筐咸菜,却不舍得给自己饿得已有气无力的女儿吃一根腌豆角。为了保护地下组织的联络员“我”,黄新选择了牺牲自己。《三人行》中的指导员王吉文身负重伤,又只能以几片车前菜叶充饥,在背小周一人都力不能支的情形下,师长却命令他再背起一名受伤的士兵,他有过犹豫,但为了多救一条同志的生命,他还是咬紧牙关,接受了任务。他硬是挺着,一次背一人往前,走了十七、八次来回,直至自己伤口迸裂,昏倒在地。《七根火柴》中的那位小战士,为了给队伍送七根火柴,他自己在最需要火的时候也没有动一根火柴,最终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王愿坚虽主要写的是残酷坚苦的战争,但他的小说却也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味。他写出了恶劣的斗争条件下同志之间缔结的浓厚情谊,也注意写坚强的革命者在亲人、同志面前的柔情。《亲人》中的曾司令员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决定弄假成真,认牺牲了的战友的父亲为亲爹,让那位盼儿心切的老人心灵得到极大的慰藉。《妈妈》中的冯司长对下属就像亲妈妈一样,当年为了革命的需要,她不得不卖了自己的儿子挣了完成任务所需的船票钱。当二十年后,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儿子找到她时,她是那么激动,她回想起当年撇下儿子时,自己走十几步一回头时内心的酸楚和在漫长的岁月里对儿子的思念,在塑造一位坚强的女革命战士的同时也写活了一个柔情似水的母亲。《理财》中游击队供给部胡部长宁愿被大家骂也要将粮食、金银留到最关键的时候使用。看着战士们只能以野菜充饥,他心疼得整夜流泪,睡不着觉。

王愿坚的的小说的篇幅都非常短小,最短的还没有两千字。最长的的也不过万把字,但他小说的情节却非常生动,故事性强。《普通劳动者》的主题非常简单,但由于小战士不认识林部长,在互助劳动中小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