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拐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6:22:15
期末考论文

“八怪”是句扬州俚语,指日常生活中稍稍越出常规又无伤大雅的人或事。用“八怪”来称呼清代中叶活动于扬州的一批书画家是后来的事。这些书画家在艺术上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这种个性的张扬更多地意味着对于传统绘画、书法的背离与反叛。郑板桥的“六分半书”、金冬心的“漆书”、汪巢林的“繁枝梅花”,罗两峰的“鬼趣图”等等,在当时人看来总是有点“怪”。对于看惯了正统书画的扬州人,一方面对旁门左道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另一方面又因为心理定式,而不能不站在传统的立场上对他们加以嘲讽。“扬州八怪”由此得名。

  自古以来,扬州就以“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号天下繁侈”而闻名。那里地近东海,居南北之中,盛产盐、鱼、麻、布及手工艺品。两淮盐商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加上大运河、淮河便利的漕运条件,交通四通八达,自然成为全国重要的贸易中心。到了清代康、雍、乾时期,政局相对稳定,无论是社会经济结构,还是思想文化形态都处在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扬州的商业经济在盐业的发展带动下,繁荣昌盛,成为东南沿海地区的大都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兴盛。公、私诗文宴集频繁举行,园林馆阁的竞相建造,字画古董的搜罗收集,戏曲音乐的风靡盛行,书籍碑帖的刻版印刷,以及手工艺品的精工制作等,都在全国名列前茅。所以,“八怪”产生于扬州,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

  “扬州八怪”究竟指哪八个书画家,说法不一。综合各种记载,被称为“八怪”的画家有十五人之多,但世人公认的是清末李玉棻列出的八位画家:高翔、李鱼单、郑燮、罗聘、汪士慎、黄慎、金农、李方膺。

  这八位书画家似乎经历了同样的命运。他们大都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成年后各抱才艺,但在生活上却经历了坎坷的人生道路。他们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却又都因为种种缘由而落空,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扬州八怪”之所以被认为“怪”,主要是指他们的艺术特征,同时,也包含着思想行为。金农性情逋峭,郑燮不拘小节,李方膺傲岸不羁……究其原因,就是压抑在胸中的倔强不驯、高岸之气的外在表现。他们来自于社会生活底层,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耳闻目睹了社会的贫富不均,因此产生对现实的不满和怀疑;他们看到老百姓的疾苦,寄予无限的同情;他们能感受贪官污吏的腐败,自己却洁身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