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古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54:19

狮子山楚王陵是西汉早期分封在徐州的第三代楚王——刘戊的陵墓,四千余件兵马俑是楚王陵的重要陪葬品,它发现于1984年,时隔十年后,发掘了主人墓——楚王陵。楚王陵位于徐州东郊狮子山南麓,凿石为室,穿山为藏,墓室嵌入山腹内深达百余米。其庞大的规模、恢宏的气势、奇特的建筑结构,无不令人叹为观止,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墓中出土各类珍贵文物二千余件(套),有金、银、铜、铁、玉、石、陶等质地,其中不乏倾城倾国的艺术珍品,如雕龙玉璜、弦纹玉环、雕花玉厄、螭虎纹玉饰、镶玉漆棺、铜扁壶等,均是国内考古的首次发现,尤其珍贵的是科学工作者根据王陵中残留的楚王遗骨,首次成功地复原了二千一百年前一代楚王的形象。

在中国的汉代,盛行灵魂不灭,祖先崇拜和儒家孝道思想,普遍认为“人死辄为神鬼而有知”,由此产生了“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在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上也极力摹仿现实生活中的地面住宅,而且在随葬品方面尽量做到应有尽有,几乎包括了生人所用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一应物品与器具。

戏马台,位于徐州古城南门之外的南山之巅。史载,公元前206年,如火如荼的倒秦战争功成之后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项羽自立西楚霸王,曾经建都彭城,笼山络谷营台,以观将士戏马,虽然项羽后来在楚汉相争中一败涂地,但戏马台却成为西楚霸业千古雄风的遗迹。

关于戏马台及其战略地位,北宋文学家苏轼曾有这样一段宏论:“城三面阻水,楼堞之下以汴泗为池,独其南可通车马,而戏马台在焉,其高十仞,广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垒木炮石凡战守之具,以与城相表里,而积三年粮于城中,虽用十万人不易取也。”可见作为军事家的项羽筑戏马台,并不限于有闲取乐,更重要的是出于战略考虑。

然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毕竟不是一位政治家。他没有倒在秦兵斧钺之下,却碎身于同举义旗的汉军之手。从这点上说,项羽胜在军事,败在政治。自古“成者王侯败者贼”,而对项羽,人们却不已成败论英雄。这正是千古以来人们接踵凭吊戏马台的主要原因。公元416年,东晋大将刘裕北伐奏捷,班师路经彭城,恰逢重阳佳节,便在戏马台大宴群僚,以壮军威;公元450年,北魏拓跋焘举兵南下,曾立毡帐于戏马台上,运筹帷幄,虎视城中,历朝历代,文臣武将和诗人骚客纷至沓来,或登临高台扼腕痛惜,或触发思古之幽情,谢灵运、张籍、苏轼、